2020-08-03
更近小编也是看到我们技术工程师无奈的叹气,都说分析化学实验室里是大神盘虬,藏龙卧虎,怎么这眼看着2020年的《中国药典》都快要实施了,还会有小伙伴不明白色谱柱封尾和未封尾呢?色谱柱的封尾和未封尾对色谱柱的性质影响还是非常大的,在选择色谱柱的时候要尤为注意。那么今天,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,关于色谱柱封尾的那些问题。
什么叫色谱柱的封尾?
在解释封尾这个概念之前,需要纠正很多老师的一个错误认知,认为C18柱硅胶表面的每一个硅羟基位点,都是被C18链给键合掉的,C18柱的硅胶表面就像一个“刷子”一样。这样的理解其实是不正确的。目前没有任何一个色谱柱生产厂家的硅胶基质C18柱能做到硅羟基100%的全覆盖。各厂家色谱柱的烷基覆盖率有高低的差异,但总归是有没有被键合掉的硅羟基位点的存在。而我们都知道,色谱柱之所以出现拖尾,就是因为目标物被活性位点吸附,产生相互作用,从而引起区带被拉宽,造成拖尾。因此,在色谱柱进行C18链键合后,需要对依旧裸露的硅羟基进行掩蔽处理,避免硅羟基与化合物发生吸附作用,这一过程就叫做封尾(也常叫作封端)。(见下图)
不同的色谱柱生产厂商用作封尾的试剂都不尽相同,但大多为小分子封尾试剂,如三甲基硅烷、六甲基乙硅氧烷等,封尾试剂的选择不同,也会影响到色谱柱的性质,如当选择极性试剂封尾的时候,就算是C18色谱柱,其对极性化合物的保留也会有所增强,选择性也会有所提高。
色谱柱的单、双、三封尾有什么区别?
色谱柱的单封尾、双封尾、三封尾是指封尾的次数。不同品牌的色谱柱封尾工艺不一样,有的色谱柱进行一次封尾,而有的色谱柱会封尾两次,甚至三次,从而更彻底地屏蔽硅羟基的影响。至于两次封尾,或三次封尾所用的封尾试剂是否一致,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封尾工艺要求,可能是选择相同的试剂进行多次封尾,也可能是使用不同的试剂进行多次封尾。
封尾的色谱柱一定比未封尾的好吗?
听到这个问题就好比听到问“在北上广打工的打工仔就一定比在其他城市打工的打工仔要高贵吗?”一样无奈(在哪都是打工,扎心!)。人也好,职业也好,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色谱柱也一样,封尾与否没有孰优孰劣之说。
色谱柱之所以进行封尾,目的是要屏蔽二次吸附带来的拖尾问题。在做方法开发的时候之所以建议各位老师优先选择双封尾的色谱柱,也是因为在方法开发初期,样品基质可能相对复杂,杂质可能较多,加上进样量比较大,因此出现拖尾的可能性更大,所以选择双封尾的色谱柱尽量避免该问题,但并不意味着要一捆子抡死未封尾的色谱柱。相反,有很多杂质之间的分离,恰恰要借助这些硅羟基的诱导偶极作用才得以实现出色的选择性。
封尾/未封尾的色谱柱该怎么选择?
关于这一点,还是要根据具体的项目进行选择。如果有具体的标准参考,标准上指明选择未封尾的色谱柱(unend-capped)那就无需多言,其他的时候,需要根据化合物的极性、流动相或样品溶液的pH值、流动相的比例等因素,来选择。一般来讲,未封尾的色谱柱由于裸露的硅羟基更多,因此填料的极性更大,比较适合极性稍大的化合物的保留;第二,未封尾的色谱柱硅羟基数量更多,亲水性更强,因此当流动相中水相比例较高时,未封尾的色谱柱耐受性会好一些;此外,当流动相或样品溶液的pH值偏低时,未封尾的色谱柱也比封尾的色谱柱有较好的稳定性。
以上就是关于色谱柱封尾被问到更多的一些问题。更后说一句,色谱是一门实践科学,任何实验的结果没有出色谱图之前,是无法用理论去预测的。因此,当已知一个具体的项目或化合物时,询问“这个项目或这个化合物用封尾的色谱柱做的峰形好,还是用未封尾的色谱柱做的峰形好”是没有意义的,更好的方法就是分别用封尾和未封尾的色谱柱,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实验,结果就一目了然。
关于色谱柱的封尾,今天就跟各位分享这些。欲了解更多内容,欢迎咨询2024欧洲杯买球app当地销售人员或经销商,也可以直接拨打2024欧洲杯买球app技术热线:400-810-6969,我们将热心为您服务。